写在前面
在前面基础光照部分,我们学习了Phong Shading模型,Blinn-Phong模型对Phong模型的镜面光成分进行了改进,虽然在物理上解释没有Phong好,但是能更好地模拟光照。本节代码可以在我的github下载。
本节内容整理自:
1.www.learnopengl.com
2.Blinn-Phong Model
Phong不能处理的情况
我们知道,Phong模型在计算镜面光系数为:
float specFactor = pow(max(dot(reflectDir, viewDir), 0.0), 32); // 32为镜面高光系数
这里的计算由反射向量和观察向量决定,当两者的夹角
θ
θ≤90
θ>90
而右图的这种情况实际上是存在的,将镜面光成分取为0,没有很好地体现实际光照情况。例如下面的图表示的是,镜面光系数为1.0,法向量为(0.0,1.0,0.0)的平面位置在-0.5,光源在原点时,观察者在(0,0,4.0)位置时,光照展示的情形:
这里我们看到,Phong的镜面光成分,在边缘时立马变暗,这种对比太明显,不符合实际情形。
为什么会产生这样一个光线明暗分明的情形? 我尝试这样推导,对此不感兴趣地可以跳过。
首先记表面位置为
fragPos=(x,−0.5,z)
lightPos=(0.0,0.0,0.0)
L=−(lightPos−fragPos)=(x,−0.5,z)(light direction)
法向量为:
N=(0.0,1.0,0.0)(surface normal)
根据
reflect函数的计算原理,得到反射向量为:
R=L−2.0∗dot(N,L)∗N=(x,−0.5,z)−2.0∗(−0.5)∗(0.0,1.0,0.0)=(x,0.5,z)(surface reflection)
设观察点位置为
(x′,y′,z′)
V=(x′,y′,z′)−fragPos=(x′−x,y′+0.5,z′−z)(viewer direction)
那么反射向量和观察向量的点积为:
dot(R,V)=(xx′−x2+0.5y′+0.25+zz′−z2)=−[(x−x′2)2+(z−z′2)2−0.25(x′2+z′2+1+2y′)]
记
δ=0.25(x′2+z′2+1+2y′)
令
0≤dot(R,V)≤1
δ−1≤(x−x′2)2+(z−z′2)2≤δ
由此可以看出,位置在平面y=-0.5上的点,以适当位置观察时,会形成两个同心圆,在两个同心圆之间的部分则满足
0≤dot(R,V)≤1
也就是说当观察向量和反射向量超过90度,这种截断引起了明显的明暗对比,这种情形在Blinn-Phong中得到改善。
Blinn-Phong
Blinn-Phong模型镜面光的计算,采用了半角向量(half-angle vector),这个向量是光照向量L和观察向量V的取中向量,如下图所示(来自Blinn-Phong Model):
计算为:
H=L+V||L+V||
当观察向量与反射向量越接近,那么半角向量与法向量N越接近,观察者看到的镜面光成分越强。
对比Phong和Blinn-Phong计算镜面光系数为:
vec3 viewDir = normalize(viewPos - fs_in.FragPos);
float specFactor = 0.0;
if(blinn) // 使用Blinn-Phong specular 模型
{
vec3 halfDir = normalize(lightDir + viewDir);
specFactor = pow(max(dot(halfDir, normal), 0.0), 32.0);
}
else // 使用Phong specular模型
{
vec3 reflectDir = normalize(reflect(-lightDir, normal)); // 此时需要光线方向为由光源指出
specFactor = pow(max(dot(reflectDir, viewDir), 0.0), 8.0);
}
使用半角向量后,保证了半角向量H与法向量N的夹角在90度范围内,能够处理上面对比图中右图所示的情形。下面是镜面高光系数为0.5时使用Blinn-Phong渲染效果:
下图是镜面高光系数为0.5时使用Phong渲染效果:
一般地,使用Blinn-Phong模型时要得到相同强度的镜面光,镜面系数需要为Phong模型的2-4倍,例如Phong模型的镜面高光系数设置为0.8,可以设置Blinn-Phong模型的系数为32.0。
关于Phong和Blinn-Phong模型更多地对比,可以参考Relationship between Phong and Blinn lighting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