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组织在!

细胞衰老:从抗癌武器到抗衰老靶标

人体的衰老是一个复杂的生物学问题,近年来的研究表明,随着机体衰老,衰老细胞会在体内集聚并扮演重要角色。这一类细胞最明显的特征是细胞停止分裂,并向周围释放各种细胞因子,有着极其活跃的微环境调控能力,这些特性使衰老细胞能够作为抑制细胞癌变的重要保护机制,但另一方面,衰老细胞所释放的细胞因子也会抑制机体的组织修复功能,并导致器官退化或者炎症反应,进而引发与衰老相关的疾病,例如心血管疾病、关节炎、糖尿病以及肌肉减少症。以心血管疾病为例,研究发现衰老细胞会在动脉壁上富集,释放相关细胞因子从而促进动脉粥样硬化。最新的动物模型研究表明,通过清除小鼠体内的衰老细胞,可明显延长年老小鼠的健康周期。

Science China Life Sciences "From CAS & CAE Members专栏"特邀美国杜克大学王小凡院士撰写题为"Cellular senescence: from anti-cancer weapon to anti-aging target"的综述文章。

基于衰老细胞在机体衰老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王小凡院士结合自己课题组的研究对衰老细胞的相关分子生物学机制和上下游信号通路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并对驾驭好细胞衰老这把“双刃剑”,开发细胞水平和机体层面上的抗衰老手段和癌症靶向治疗策略进行了针对性地概述,其中包括:

1. 寻找能够抑制细胞衰老的因子,增强细胞抵御压力和损伤的能力;

2. 细胞衰老被看作是对内源性和外源性损伤的应激反应,因此找出并干扰衰老细胞独特的生存抗凋亡信号通路,有助于定向清除衰老细胞而不损伤正常细胞,安全促进机体的抗衰老治疗;

3. 研发基于诱导衰老的癌症治疗“两步走”手段。第一步,由于衰老细胞具有停止分裂,以及免疫激活的特质,诱导癌细胞进入衰老状态可以是一种潜在的新型有效的靶向癌症治疗手段。第二步,鉴于衰老细胞潜在的独特的抗凋亡通路,通过“合成致死”策略进一步干扰抑制衰老癌细胞的抗凋亡通路则可以进一步更加有效、安全地杀死癌细胞,促进抑癌效果。 

敬请关注!


王小凡院士简介


1986年获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博士学位。现任杜克大学Donald and Elizabeth Cooke终身讲席教授,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他在细胞信号转导、DNA损伤与修复、肿瘤微环境等多个癌症相关的领域均有重要发现。他首先克隆了在癌症发生和生物发育过程中都具有重要作用的TGF-βIII型和II型受体,两篇论文分别发表在Cell杂志上,是TGF-β研究领域极为重要的发现,对TGF-β后来的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对TGF-β及其介导的下游信号通路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发现多个重要的调控因子及其相关机制,包括近期发现特定的 microRNA分子和分泌蛋白作为TGF-β信号转导的中间载体而影响肿瘤微环境的分子机制。先后发表了130 多篇论文,其中在Cell,Nature,Science,Cancer Cell 等高水平杂志上发表20 余篇,总被引用16000余次。201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Science China Life Sciences(《中国科学:生命科学》)副主编。

王小凡长期坚持通过多种渠道为中国的教育科技改革发展建言献策,推动、促成了一系列改善中国科研环境的政策制度。任国务院侨办海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科技部重大科学计划专家组成员,为推动我国科研评价体制的改革做出了重要贡献。

文章信息:[点击下方链接或阅读原文]

Yuan, L., Alexander, P.B., and Wang, X.F. (2020). Cellular senescence: from anti-cancer weapon to anti-aging target. Sci China Life Sci 63, 332—342,   https://doi.org/10.1007/s11427-019-16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