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松学会独立思考》读书笔记

前言

从学会提问到学会思考

一个不会提问的人很难建立别人观点和论证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一、学会思考而不是空想

请别让你的大脑空转!

SWOT 分析,问题对策。

书籍《思考的艺术》

 

你的思考模式受别人影响吗?

思考模式的成长:

轻信思维(依赖)——盲从思维(从众)——愤青思维(逆反)——理性思维(成熟)

 

一个人辩论如果不是为了获得真相或者接近真理,只是为了赢,那无论他赢多少次,也不会成为一个理性的批判性思考者。

 

学会换位思考

领导与职员:可能很多问题,不是思想问题,不是道德问题,也不见得是利益冲突,而是彼此间缺乏信任,缺乏沟通,缺乏理性,总是容易被情绪左右,导致很多简单的问题,简单的问题被人为地复杂化,得不到解决。

换位思考,了解别人的观点,了解别人的观点背后的依据,了解别人观点背后是否和自己有价值观的冲突,这样才能真正有效解决问题。

温水煮的不是青蛙:从轻信到审慎判断

不能轻信、盲从片面的信息和观点

像训练运动员一样训练思考能力

思考动作流:

1.现在发生了什么?这是真的吗?(记录事实)

2.这真的是与我相关的事情吗?(确定影响范围)

3.说服自己与某件事有关或无关时是否在自欺欺人?(摆脱情感判断)

4.我需要集中精力来完成这件事吗?(判断事情紧急度)

5.失败的后果很严重吗?(判断事情重要度)

6.我该如何准备?(构思具体的对策,可展开不同的方法)

7.我如何做才能做得更好?(对自己的对策进行评估)

 

一个好的思考者未必是反应最快的人,甚至是在某些表达能力方面有缺陷的,但更可能是擅长提出本质问题的人,经常综合各种信息后在不同观点之间建立或找到联系的人。

 

优质思维者:

    1.能找到关键的问题和困难,并能清晰准确地表达这些问题。

2.能快速收集大量的信息,并用简练的语言表达这些信息。

3.能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并有标准检验是否有效。

4.能在遇到复杂问题的时候,和他人有效交换信息。

5.能在遇到阻碍的时候,找到可替代方案,放弃现有的选择。

 

大部分人会主动放弃批判性思维训练

人的心理天生就倾向于喜欢简单化的答案

批判性思维不会简单告诉你哪些是好的,哪些是不好的,但会帮助你决定哪一个最不坏。

 

当一个人在学习过程中没有马上得到满足感和成就感,他往往就会放弃对这个领域的坚持。

 

学习批判性思维不是为了赢,而是为了更好接近真相或者追求真理,这才是勿忘初心。

 

书《学会提问》—作者尼尔.布朗

提问的维度总结:

    1.论题和结论是什么?

2.理由是什么?

3.哪些词语意思不明确?

4.什么是价值观假设和描述性假设

5.推理过程中有没有谬误?

6.证据的效力如何?

7.有没有替代原因?

8.数据有没有欺骗性?

9.有什么重要信息被省略了?

10.能得出哪些合理的结论?

二、学会快速鉴别信息的真假

别偷懒,学会独立思考必须培养“搜商”

大数据时代,这是好事,信息变得越来越透明,但也是坏事,信息筛选的成本也变得越来越高。

 

完整的搜索能力:

    1.能够利用互联网快速筛选出自己需要信息的能力

2.能够利用互联网快速辨别信息真伪的能力

3.能够保护自己隐私信息的能力

 

遇到不确定的事情,先搜一下

没有可靠来源的信息,先放一下

惊人之观点,应有可靠之证据

在没有完整了解对方的观点之前,不轻易下评判

 

因为是权威发布的数据,就可以相信吗?

看到数据会问问自己,这些数据是客观中立可信的吗?

 

不靠谱的数据有哪些?

有些人会利用普通人过于信赖貌似专业的数据心理,来欺骗大家

    1.滥用平均数制造虚假繁荣

2.用有限取样数据推导出不客观的结论

3.用以偏概全的数据混淆视听

4.只选择对自己有利的数据

5.不提供数据的准确定义

6.用相对值代替绝对值

7.假借权威发布不实数据

 

微信朋友圈卖面膜月入百万是真的吗?

三、以德服人?要以理服人!

为什么说理很重要?

《明亮的对话》徐贲:在公共生活中的“说理”是一种理性交流、表达看法、解释主张,并对别人可能有说服作用的话语形式。说理的目的是要尽量消除人际意见对立,化解分歧。

 

说理前会仔细思考的问题:

    1.我要表达的观点是什么?

2.有哪些资料、数据可以支撑我的观点?

3.这些资料和数据有足够的说服力吗?

4.有哪些资料和数据可以削弱我的观点?

5.有哪些概念和定义需要澄清?

6.我该用什么样的呈现方式表示自己?

7.我呈现的逻辑有误吗?

8.什么样的语气更加合适?会不会太绝对?

 

请问你的观点是什么?

一个优秀的批判性思考者首先要能清晰地说出自己的主张和见解。

一个中心,三个基本点的表达框架。

 

小心,很多概念都被偷换了!

把感性的领域留给文学,把理性的领域留给逻辑

 

大学生开房的很多,所以我是太保守了?

不同文化,不同人群对事情的观点冲突,叫做价值观冲突

不同的人会依照内心的价值观为世界上的人、观念及事物排列一个高低贵贱的次序。

在不同的环境下,人还会选择不同的价值观取向。

 

别给我乱贴标签

任何标签都隐含了你对一类事物的简单化看法

要学会独立思考,就得主动发现自己和他人思维过程中的隐性假设,并对这些假设进行有效的质疑。

 

别相信所谓的铁证!

任何论据都不可能是“完美”的

质疑权威:

    1.他是专家还是“砖家”?他的研究领域真的与此问题相关吗?文章或谈话的主题是他潜心研究多年的成果吗?他在此问题上又积累了多少的经验、专业知识以及专长?

2.他是否涉足相关事件并拥有第一手资料?

3.他的观点足够客观吗?有没有受到其他利益相关方的影响?

批判性思维所提倡的质疑精神,是希望我们通过提问发现信息中的合理性,从而决定是否去相信它。

 

抱歉,你的创业项目无法获得投资

一份出色的创业策划书,不仅仅要让人看到眼前一亮的产品,还要通过各种数据和材料的支持,向投资者论证自己的项目是可行且有价值的。

 

当你无法说服别人时,请注意!

要通过说理的方式与他人完成有效沟通,应对考虑沟通时的环境以及有可能左右我们判断的因素

我们不能指望通过雄辩去阻止别人发表自己的观点,而是应该鼓励别人说出自己的看法,然后我们要学会用批判性思维思考对方为什么会这样想,我们怎么讲才能让沟通变得更加顺利。准备:预判他人的立场,了解他人的背景,预估反驳的理由,思考不接受的原因。

四、十种最容易犯的逻辑陷阱

轻率概括:河南人就是骗子多!

我们的大脑都有一种对事物进行分类,好进行归类简化处理的自然倾向。合理的归类会提高我们处理问题的效率,但不当的归纳就会带来逻辑谬误。

皮格马利翁效应:由期望而产生实际效果的现象(星座)

 

破解方法:举返例

 

预设谬误:你是不是向我隐瞒了你过去的那些烂事?

破解方法:澄清,我过去,现在,将来,根本不会向你隐瞒什么,因为我一直是一个洁身自好的人。

 

不当类比:政府像父母还是像物业?

破解方法:指出两类类比对象的背景不同,成因不同,还有后果不同

 

简单归因:我找不到工作是不是因为简历写得不好?

不时地提醒自己:这个就是唯一的原因和答案吗?还有其他的原因吗?还有没有更深层的原因呢?

 

乱赋因果:如果我当初没有遇到这个人就好了

 

树稻草人:彭浩翔真的是港独分子吗?

把不是对方的观点归于对方,同时通过攻击这个虚拟的观点,来说明对方是错误的,让对手欲哭无泪。

特点:你被反驳的观点并不存在,是被他人有意无意曲解后捏造的,不能作为反驳的事实依据。

目的:有意扭曲对方的论点以达到贬低对方的效果。

 

偷换概念与稻草人谬误的区别:

偷换概念往往是批判者蓄意改变原论点或核心词,以达到在争论中求胜的效果。

稻草人谬误可能是有心扭曲对方论点以达到贬低效果,也可能是论辩者无心地误解了对方论点,或一方论述不清致使对方误会另一方的观点。

 

人身攻击:柴静抽烟移民是小三,她的话你怎么能信?

将讨论的重点转向了人,而非问题本身。

一个观点本身是否正确,与持该观点者是什么样的人有一定的关系,但是讨论的重心都应当围绕问题本身。

特点:把对问题的质疑转移到对动机的质疑,占据道德制高点,进而获得话题主导权。

 

滑坡谬误:如果我不努力,全人类都会被淹死!

使用连串的因果推论,夸大了每个环节的因果关联强度,而得到不合理的结论

 

虚假两难:老妈和女友同时掉水里,你会救谁?

生活中很多问题并不是“要么A,要么B”的关系,而恰恰是“既A又B”甚至“既A又B又C又D”的关系。很多时候,你真正的困境不是生活中没有选择,而是你的思维限制了你的选择。

 

诉诸权威:两届诺贝尔奖获得者的话你都不信?

他们说的话是一家之言,还是已经获得了广泛的共识?

全面考虑发言者的背景,同时思考对方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观点

凡是不剧透权威观点来源或者出处,往往是不可检索的信息。

五、学会批判性思维,让自己变得更好

为什么男女之间爱吵架不爱讲理?

因为人的大脑倾向于首先做情感判断,然后做理性判断。

长期处于不健康的情绪状态会抑制人脑理性思维的正常运作。比如患抑郁症的人总是更容易陷入绝望而难以自拔。

 

年轻的男女在一起沟通时,更容易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同理心。

自我中心主义者:只批评他人,却很少反思自己。死要面子,不愿承认错误

 

90后都任性霸道吗?

警惕刻板的经验(偏见)对人的行为和判断的影响,这会给我们的理性判断带来极大的偏差。

 

优秀的批判性思考者:不会贸然做判断,他们总会在全面、公正地了解到相关信息和证据后再下结论。一旦发现自己的偏见造成了误解,他们还会积极承认自己的错误,打破自己的认知盲区。

 

我怎么就不能坚持上自习?

没有明确目标导向的自制力都不持久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思路:

    1.感知疑惑,提出问题(我的自制力为何这么差?)

2.分析问题,提出假设(根据自我实现目标,制定初步学习计划)

3.搜集资料,推理假设(对初步学习计划进行调整)

4.积极行动,确证假设(对调整后的计划进行完善,发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我的想法父母总是不同意,怎么破?

绝大部分父母都不想一辈子把孩子呵护在翅膀底下,他们需要的其实就是你给他们一个支持你的理由

如果我们一时没有办法说服自己的父母支持自己,那就将他们的不解变成自己前进的动力,去努力证明给他们看。

 

留在大城市好还是回小地方工作?

SWOT分析法

 

在做出决策之前,首先做的事情是思考自己的人生最终目标应该是什么,并用这个目标作为指引自己做选择的最终依据。

 

不提倡用静态、固化的观点去评判一个人,要认识到人是可以成长,可以不断丰富自己的能力,从而拥有更多的选择空间的。

 

为什么网上阴谋论总是很流行?

阴谋论是批判性思维的敌人,它使复杂的问题简化,使我们习惯用简单粗暴方式解决问题。

其流行,是阴谋论的提出者和传播者的无意识合谋。

其破解方式是困难的,因为它很难证实也很难证伪,因为它的证据不是依据可靠的事实,而是猜测动机。

 

通过思考,我不确定什么是真相,但我可以确定什么不是真相。

 

想考研,但我真的适合做科研吗?

偷换概念

本科:利用一些基本的数据采集项、采集方法、统计方式以及各种统计图表,然后做出统计结果报告

硕士生:利用已掌握的思维工具和统计模型,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提出相应的假设,并通过数据采集、分析等方法进行论证,最后得出自己的结论。

博士生:在充分了解同行研究的基础上,带着质疑的态度去思考。最终目的是希望发现现有知识体系的不足,并通过自己的努力为这个领域积累有价值的知识。

六、创造性思维,从学会批判开始

从批判性思维到创造性思维

拥有批判性思维能力,恰好是具备创造力的人的一个特点

创造力就是通过想象力、原创性、更有效的方式来解决我们眼里的挑战。

 

框架内的创新思维,你听说过吗?

《微创新:5种微小改变创造伟大产品》

 

能不能少花点时间也能通过英语四级?

应试:刷题

 

《理性情绪》:要想缓解情绪带来的痛苦,我们需要做到三点:无条件地自我接纳,无条件地接纳他人,无条件地接纳生活。

 

学渣们为什么学不会举一反三?

学习的三层境界:

1.自己学会了,但不能讲出来,这是入门

2.可以把学到的内容条理清楚地表达出来,这是熟练

3.能够结合新场景应用所学内容加以解释,这是精通。

 

情人节示爱,为什么会被拒绝?

 

 

 


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