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思乱想综合征

版权声明:本文为博主原创文章,未经博主允许不得转载。 https://blog.csdn.net/u013904227/article/details/85932354

👿 [Github pages] 👿

和复读机一样,胡思乱想是人类的本质之一。

这篇文章更像是我对自己的吐槽,因为我自己太常会陷入胡思乱想的节奏了,常见于晚上十点半以后躺在床上还没睡着的那一段时间,那段时间大脑真的是信马由缰、纵横天下,仿佛可以装下整个宇宙的事情。

我最早对这事有感觉和意识的时候是大三下学期,之前的可能我没有意识到或者根本就没有这种现象。我所谓的「胡思乱想」。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对某个事情进行全方位的可能性推演,大多数是对最糟糕可能性的推演,反复去想都有哪些最坏的情况,并在心里为之担心。
  2. 对某些已经发生过的事情进行补救式、自我提名男主式的疯狂覆盖式回放,常见于某些十分尴尬、自己表现不好的事情。
  3. 好似陀螺一般停不下来的跳跃性思维,就像毫无逻辑的梦境一样,我很容易就忘记自己是怎么切换到这个思维轨道上面的,并且这个过程将横冲直撞,极为持久。
  4. 单纯怀旧,就是想起了小时候的事情,然后觉得,哎呀,真好,于是就停不下来。
  5. 预演事情的发生过程,比如明天要有一个考核、报告什么的,前一天晚上就会不断地预演这个过程,中间不断地给自己加戏,这样说可能会得到别人这样的反应,诸多可能逐一推演,不断重复,颇有几分试镜的感觉。

可以看到,我的脑壳很累,每天想这么多杂七杂八的事情(好像侧面说明我身体还不够累,看来还是加班加的少)。不过变态如我,我竟然想起来把它们总结起来,对其中的某一些批判一番,对另外一些加以赞扬,而剩下一批就由它去吧。胡思乱想是人类(我)的本质之一。

全方位的推演

我个人是一个相对悲观的人,对一些还没有发生的并且没有太多证据证明它一定会按照自己的设想发生的,我倾向于认为它一定不会按照自己的设想发生。

这个时候我就会控制不住自己,对所有可能导致最坏结果的可能性加以推演与重现,在这个过程当中我可能会按照最坏的情况先来一遍,其实就相当于自暴自弃的这种情况。

然后发现这样不行的,不可以这么放弃自己,然后就往里面加佐料,比如我自己做了某些尝试,然后事情的结果应该是这样子的(自动播放推演片段),发现还是不够放心,那么就继续加。

一觉醒来之后会发现有很多想法都被忘掉了,但是没关系,其中还有一部分是保留在记忆里面的,那么就会尝试着去做一下,不管对结果在客观上是不是真的有帮助。

这种瞎想我给它定义为是一种繁琐、累但是有那么一点用的东西,因为它在最坏的情况下可以先给我打打预防针,在心里面先复现一遍最坏的预期,至少能够均摊自己的痛苦。赶到时机有那么一点好的情况下,说不定事情的结果会因为我的某些想法行动而变得更好。

其实还有一些讲出来感觉比较玄学的事情,就是如果某件事情,你特别担心它不会按照自己设想的方向前进,并且在努力的过程中你几乎都要想放弃了,但是结局往往真的是你希望的那样。而如果你没有那么担心,觉得这件事情哎呀肯定没问题,那么结局往往就是不是你想的那样。

我个人觉得有两个原因:一个是我太担心,所以中间会不断地做些事情去修正它,使得最终的轨道没有那么大的偏差;一个是我忽略了某些不担心也依然达成自己设想的情况统计,所谓「光环效应」。

基于此,我现在养成了一个习惯,那就是在某件事情还没有达成的时候,客观确定的达成之前,我认为它没有达成,然后做出尽可能多的努力与尝试。这样看起来我不管做成什么事好像都比别人累很多,但是基于结果我也就认同了,管它累不累呢,反正干成了。

已发生事情的回放

众所周知,我的脸皮儿比较薄,遇到有些尴尬的事情我的记忆会留存的特别久,然后这个「大宝库」在某一个晚上会突然闪现在自己脑海当中,这就比较糟糕了,我会一遍又一遍的回放这些东西并时不时为之捶胸顿足。

除了重现这些尴尬之余,我会进行一些友善的片段修改,就是如果我这样这样做的话,它不就不会那么尴尬了,然后再次为自己原本的尴尬而感到更加的尴尬,同时痛惜自己为啥这么蠢。

对于一些自己当时吃了哑巴亏或者后续突然想到还有更好的方法处理的事情,它们也会时常在某些时候露一个脸,通常是在隔了好几天甚至好几个月才猛然想起:WC,我这么做不就好了吗?后续便引发连续的后悔叹息之情。

这种我觉得是完全没必要的,但是我又控制不住自己的,属于需要批判的那一类。说实话尴尬的那一类我可能现在想的少了很多,主要是尴尬多了之后就习惯了。

跳跃性思维

本来是想着明天的那个 Bug 怎么解的,中间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就那么一转一转的转到了宇宙的终极奥秘:42.这种我是比较苦恼的,因为这是经常导致我失眠的罪魁祸首。

就我自己而言,为什么这种脑壳里面的想法停不下来,我有一个比较形象的描述:就比如如果我的想法中出现了一个规律摆动的时钟,那么如果我想完全凭借想法本身,不施加任何外力的情况下让它停止摆动并定在某个角度,我是没办法做到的,它总是会在我尝试停止它的时候稍微卡顿那么一下然后就继续自顾自的摇摆下去。

我觉得这个是很坏的一个习惯或者毛病,大多数情况下这些想法都是无用的,而且会极为分散自己的注意力。反映到平时的学习当中也是,很容易被中间的一个小知识点给带走,然后不断地嵌套,最终浏览器的标签开了满满一屏。

目前还没有想到办法解决,而且我甚至还没有给它定性,这个到底是有用的事情还是无用的事情并没有一个确切的结论。

预演事情经过

至于单纯怀旧我就不说了,由它去吧,总得偶尔虽没有用但是还要怀旧一下的。预演事情的经过我觉得是很有用的,我经常会把一些我很紧张的事情进行极为细致的情节推演,虽然结果是并没有完全按照我的想法来,但是经常能有个百分之六七十。

这就带来一个好处,就是在真的到了事情发生的时候能够有多条预案,很容易想到每种情况发生时候的应对方式。

👿 👿 👿 👿 👿 👿 👿 👿 👿 👿

End

看起来很累的吧,我写出来自己看一遍也会觉得很累,但是这些不是我自己能够人为控制的,它就是这样发生了。

我很容易想的太多是我个人的习惯导致的,并不是我刻意的想去想这么多东西,碰巧有些情况下可以利用这种想法来去提前准备一些事情,其实我也不愿意整天这么累,想太多真的很累。

接下来准备全面投入到数据结构与算法的学习当中去,其中有很多的东西都是前人已经学习总结过了的,但是我希望自己写出来的东西能够做到两个点:全面、有新意。不至于说每一篇文章都是在完全重复别人已经做过的工作,如果有人已经写过,那么我希望能够做到比他更好、更加全面,至少得让人读起来比较舒服。

打算用接下来几个月的时间来撸一遍数据结构与算法,在没有重大外力,俗称不可抗力干扰的情况下每周尽量能够写出一篇文章总结,Flag 立下来了,也算是跟随年终总结来的。希望能够做到大部分文章言之有物,而不是简简单单就跟白开水一样饮之无味。


想做的事情就去做吧

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