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2018年竞赛之路总结

2018年这么快就过去,回想这一年的路程,风景实在太多,有空将自己的竞赛之路记录下来,一是自己以后可以回味当做纪念,二来在同龄同等档次的学校中(末流211,大一/大二)中,经历还算丰富吧,如果有人看的话,有一两个同行者就得有所启迪,也算聊以自慰。

2018年年初的时候,一直在学习32单片机,当时这是大一上学期,菜得很(当然现在还是菜的不行),看的是正点原子的那本《例说STM32》,虽然很多地方看不懂,但是看的依旧很起劲。当时C语言、微机原理啥的都没有学习,很多东西,比如时钟树的都没有太理解。为什么去学习32单片机,主要是当时在做学长的一个项目,我负责嵌入式开发的部分,迷迷糊糊地时间就过去了,中间花了很大的力气准备期末考试,可是结果依旧不满意,上学期均分应该在全班排在前两三名吧,勉强能够接受。

快过年的时候,突然有大三的学长carry我打数模美赛(应该是今年参加的第一个比赛),现在想想当时真是运气爆棚,拿了个H奖。当时这次比赛由于是临时参加,对我个人来说没有学到太多的东西。

寒假的时候,由于想参加电赛(TI杯),不得不说学校里电赛氛围还是非常好的,基本上学长老师都是反复洗脑鼓吹你去打电赛,当时在家里看模电书,也是看的迷迷糊糊不太懂,后来在网上发现了《电子设计从零开始》,比模电书讲的有趣多了,一口气读了好几遍意犹未尽。清楚地记得过年的时候父母都出去做客了,自己缩在房间里的火铜里(南方没暖气)看MOOC孙肖子模电的情景,哈哈。期间还接触了树莓派(项目需要),当时中间还自学了点Python和Linux,但都是浅尝辄止。

寒假过后就是TI杯的笔试选拔了,凭借着寒假苦学,居然踩线过了笔试,当时好多学了数电模电的大二大三的学长学姐都没有过,一点小小的得意。进了院队之后就是紧张的训练了,项目方面就也没怎么碰过了,整天泡在实验室里焊板子,写代码,还必须用430,用惯了32的库函数,突然要一个个手配寄存器,特别难受。刚开始进实验室一个人也不认识,整天就泡在那个角落里,但是感觉当时学习效率比较低,主要是遇到bug自己根本解决不了,问旁边的学长,那几个都懒得理我的样子,很难受,一度想要放弃,回想起来那应该是最困难的时期了吧。还在后面认识朱大佬、麦老板几个人,当时训练就我们几个大一的,他们比我早几个月进入实验室,懂得比我多不少,人也很好,我经常和他们交流感觉学到了不少东西。

转眼间就要到了五校联赛的时候了,认识了后来的队友彭总,彭总真是个硬件大神,做硬件特别强。五校联赛应该是本年度最遗憾的一场比赛了,通宵肝了两天一夜基本没合眼,最后专家测评的时候出了点问题直接没有测,很难受,很失望。这时候我全力投入电赛已经有三个月了吧,还有大概一个半月就要期末考试了,课程方面真是拉下不少。测评完的那一天中午,肇源学长叫我吃饭,肇源是一直带我做项目的学长,也是我最崇拜的一位大神,和学长交流了很久,决定放弃电赛这条路。一是因为我不想走竞赛保研这条路,风险实在太大,还有竞赛保研的基本都苟在本校读研(我很想回南方读研),二是当时学长说打电赛后来也没有几个继续做电路,基本都转方向了,虽然电赛留下来的学习能力还在,但是在新的方向中基础肯定比别人差多了。所以当时退了,彭总再三挽留,现在想想确实有点对不住他,这都是后话了。

后来那个项目参加了互联网加校赛,答辩那天我没有去,因为我当时觉得我们几个大一的没做出什么像样的结果出来,同组的几个人基本在划水,很失望。可是最后结果出来居然拿了金奖,高兴一阵,以为我们能进入省赛,我开始加紧做,当时我做的是把已经调试好的几个模块写进一个RTOS系统里,第一次接触实时操作系统,和一直写了裸机完全不同的感觉。任务调度一直有bug,经常程序跑飞,一个人写系统真的是很痛苦。

中间的期末考试结果也是很让人失望,均分下降得很明显,最后大一学年的纯均分排在五六名,没办法接受。可能是竞赛上花费了太多的时间,这个结果让我很郁闷。

寒假结束后我和战总去中科大参加创业家比赛,那一周可以说是本年最美好的回忆之一,一周时间都在很紧张准备,最大的感受很想好好睡一觉啊,每天12点多才睡,第二天六点多起床,中午还不能睡,很难受,当时最后居然拿了第三名,高兴坏了!比赛之前几乎没有什么信心,因为对手很多都是C9,985来了,一半是硕博士,心里发虚也是很正常的。

从中科大正好顺路回家修整了一两周就早早去学校了,去的时候学校里还没有什么人,没过几天参加数模国赛的人就都来了,我在又向肇源学长要了一个无人机相关的项目,暑假一直在做视觉部分,之前那个项目由于划水的人实在太多,负责人也不想做了(我当时是第二负责人),凉了,现在回忆起来还是挺遗憾的,毕竟自己投入了很多很多时间。

转眼间就开学了,反复考虑权衡之后我选择了报考钱学森实验班,虽然当时均分比较低,但是面试的时候老师对我的竞赛经历很感兴趣,也顺利过了,还是比较开心的。九月初去了一趟洛阳,参加了直通硅谷大赛,去了才知道是是社会上的一个比赛,对手基本是融资几轮的,毫无疑问败下阵来,权当去洛阳旅游一趟了哈哈,不过洛阳的创新创业氛围确实比西安要好!

十月份第一次评选奖学金,虽然纯裸分在班级上排名不是非常拔尖,但是凭借自己乱七八糟的竞赛经历,综合测评还是比较满意的,比第二名高了五六分吧,在整个学院也可以排在前几名,比学院的第一名少了零点几分。很遗憾的就是因为当时执意要转专业和导员的关系闹僵(因为我是班长,一年下来和他的关系非常熟之前),导员把国奖给了比我少几分的人,一度让我难以释怀。现在想起来有得必有失吧,也许人生就是这样,习惯就好。

进入钱班后课程很多,学业压力也比原来大,班上的都很努力,自己在学业上花费的时间也逐渐多了起来。

十月底去东南大学参加了嵌入式大赛,中间发生了很多事情,最后拿了二等奖,当时还是挺失望的,我们以为自己能拿一等奖的,中途我好好逛了东南大学、南京大学,南京的硬件氛围真的很棒,创新创业氛围也很棒,心里萌生去东南读研的想法,哈哈。

刚从南京回来就是期中考试,不用多说,炸了,全班倒数吧,七十多分,非常难受,班上一半95+,真是太强了。

由于今年数模的校赛国赛我都在准备其他比赛项目,我决定好好准备一波数模,很幸运找到了一位好队友,通院第一,强的不行,另外一位建模队友是电院教改班的,虽然是教改前五,但是感觉挺水的,一起打了十一月的小美赛,感觉很不好,就和他说再见了。中途再找队友实在太麻烦了,基本找不到合适的,柳暗花明,突然找了战总,哈哈,反正我发现每次和战总一起比赛运气都比较好,也祝我们今年美赛和国赛能取得一个满意的成绩!

后来越来越觉得自己嵌入式方向不是自己真正感兴趣的点,考虑换方向的问题。慢慢接触到了机器学习和数据科学,顿时觉得非常有意思,也趁着机会申请了一个国创。看上去都大二了,技术方向也接触了不少,还是觉得非常迷茫,也不知道正不正常哈哈。

这一年过得实在太匆忙,心中还是几件事还是挺遗憾的:

1.每次寒暑假都是推迟回家提前到校,陪伴父母的时间非常少

2.因为一些乱七八糟的事情浪费了很多时间,没能抓紧这个时间提高自己,非常后悔

3.有一段时间真的是过于沉迷于竞赛,导致均分雪崩,无法弥补,非常痛苦

这一年最大的感触就是,愈发觉得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拥有快速学习和迁移的能力与长久稳定勤奋的努力才是生存的王道!

希望我2019年能活出我自己想要的样子,加油!

放几张图吧哈哈

 

 


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