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不等人,一晃30岁了。年龄的增长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生理方面,一个是心理方面。生理方面不是说身体老了,没精力了,恰恰相反,是懂得爱惜自己的身体了。心理方面不是老了,没有向上的动力了,而是终于明白自己该怎么度过这一生了。
做了5年多的程序员,当然,不只是程序员,还是员工,也是男朋友,我想把最近的收获稍微总结一下。
这个题目,不讨论玄而又玄的哲学,只讨论身边的生活。每个人心中都有不同的哈姆雷特,因为我们每个人的意志都是独立的,相互分割开的。所以对同一句话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与认知。
因为有不同的认知,所以不能光用语言的表达来判断一个人对“知识”是否已经理解掌握。唯一可以用来判断的,是这个人的所作所为。所以我借用这个层面上的知行合一,和大家分享我的知识。
先对比几个例子:
现在,从上到下,看看你可以做到第几条。如果做不到,那么你就不“知道”,因为如果你“知道了”,你不会继续对这些显而易见的“知识/道理”无动于衷。
在这里我们看到很多职场新人,只能做到第一条。代码整洁,健康,解藕,负责任,这些都是相对的概念,但我们仍旧可以从其他人和事上找到对比。github上有很多开源的代码,你的代码比他们的更整洁么?更解藕么?你对你的项目更负责任了么?
最近又读了一遍破窗理论,破窗理论简单说就是,如果一栋建筑有一扇窗破了,而没有及时修补,那么这栋建筑的其他窗子也会更容易被破坏,甚至整栋楼都会更快的老化。
当你的100行代码里,有90行整洁的代码,10行不整洁的代码,那么你的代码是不整洁的,而且,接下来的100行代码里,将有超过10行不整洁的代码。当这个整洁度的代码超过1000行,那这样的项目将变得不可维护。
所以请珍惜你手下的这行代码,不要让它变成第一扇破掉的窗户。
再举几个经常遇到的例子:
好了,这样的例子可以举很多。我们可以修好那些破掉的窗户。趁你还没养成破坏的惯性,改变从当下开始。
最后,如果你能读懂上面的内容,那么你肯定还不是真的懂了。行动才是你懂了的最好的证明。
送给所有期望明天到来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