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8年的中国软件技术大会分会场的主题如下:
通过主题内容对比发现:
接下来,百度了一些没有变化的和一些新技术
1.大数据分析
大数据分析是指对规模巨大的数据进行分析。大数据可以概括为4个V, 数据量大(Volume)、速度快(Velocity)、类型多(Variety)、价值(Value)。
大数据分析的六个基本方面
2.云计算&企业架构
云计算:云计算是通过使计算分布在大量的分布式计算机上,而非本地计算机或远程服
务器中,企业数据中心的运行将与互联网更相似。这使得企业能够将资源切换到需要的应用上,根据需求访问计算机和存储系统。
特点:(1) 超大规模 (2) 虚拟化 (3) 高可靠性 (4) 通用性
(5) 高可扩展性 (6) 按需服务 (7) 极其廉价 (8) 潜在的危险性
企业架构:企业架构(Enterprise Architecture),简称EA。是指对企业事业信息管理系统中具有体系的、普遍性的问题而提供的通用解决方案,更确切的说,是基于业务导向和驱动的架构来理解、分析、设计、构建、集成、扩展、运行和管理信息系统。复杂系统集成的关键,是基于架构(或体系)的集成,而不是基于部件(或组件)的集成。
3.移动互联&应用
移动互联:移动互联是移动互联网的简称,是指互联网的技术、平台、商业模式和应用与移动通信技术结合并实践的活动的总称。其工作原理为用户端通过移动终端来对因特网上的信息进行访问,并获取一些所需要的信息,人们可以享受一系列的信息服务带来的便利。
在当今社会,移动互联成为拥有最大市场潜力、最快发展速度、最光明发展前景的一项科技产物,它创造出了庞大的经济财富,同时,获得了一大批的顾客群。移动互联这个领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有关移动互联方面的移动 IP、移动网络和移动路由器的研究成为当前的一门热点话题。
4.产品管理&用户体验
产品管理:产品管理,(英文名称Product Management),是将企业的某一部分(可能是产品、产品线、服务、品牌、细分等)视为一个虚拟公司所做的企业管理,目标是要实现长期的顾客满意及竞争优势。
用户体验:用户体验(User Experience,简称UE/UX)是用户在使用产品过程中建立起来的一种纯主观感受。但是对于一个界定明确的用户群体来讲,其用户体验的共性是能够经由良好设计实验来认识到。计算机技术和互联网的发展,使技术创新形态正在发生转变,以用户为中心、以人为本越来越得到重视,用户体验也因此被称做创新2.0模式的精髓。在中国面向知识社会的创新2.0——应用创新园区模式探索中,更将用户体验作为“三验”创新机制之首。
5.云生态
云生态系统是由云构建商、云提供商和云服务商等各方面组成的系统平台。
6.大前端与移动应用开发
大前端一般情况下不单独出现,它基本都与nodejs一起出现,正因为nodejs的出现,前端开发才出现了真正的前后端分离,形成了真正独立于后端的技术体系。在十年前,也就是第一代iphone手机发布的那一天,Native和html5就开始了一场持续了十余年的争论,内容就是谁更有发展,谁才是未来,谁会取代谁。也许是争吵的时间太久了,相爱相杀,它们最终合二为一,就是大前端。
在大前端的视野中,不分什么pc端,移动端,native和webapp,未来只能一种开发,就是能在显示屏上显示出来的GUI界面。
7.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英文缩写为AI。它是研究、开发用于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的智能的理论、方法、技术及应用系统的一门新的技术科学。
8.区块链
是分布式数据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加密算法等计算机技术的新型应用模式。所谓共识机制是区块链系统中实现不同节点之间建立信任、获取权益的数学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