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模型研究17:公链需要尽可能少的人为治理

本文的目的是为说明“公链需要尽可能少的人为治理”,或“公链需要最大程度上的确定性”。

 

1、不确定性必然存在

区块链项目尤其是去中心化程度较高的项目,受当时客观条件以及官方团队的认知所限,其早期代码和规则设计存在可优化之处、需要优化之处是必然的,人为治理因此也是必然。

 

2、人为治理能够应对未来的不确定性。

例如比特币矿工通过bip信号来表达意见以改进比特币协议。

 

3、人为治理通常又会带来不确定性。

比如EOS主网启动时就曾多次遭遇投票率不足的问题,以及EOS的治理严重依赖21个节点,实际上21个节点存在联合作恶以做空牟利的可能——投票率不足、节点联合作恶对EOS系统无疑是巨大的不确定性。

 

4、人为治理的不确定性影响投资者预期。

以nervos的layer 1为例,其挖矿手续费由矿工与官方团队按某一比例分配,但“分配比例”需要由投票决定。矿工的收益就多了一层不确定性,其研发矿机的动力也随之受到影响(只讨论在某一时间点之后,手续费奖励成为主要的系统奖励)。

 

5、除了导致不要确定性,人为治理的成本高昂。

以仲裁为例(我们把仲裁也视为治理的一部分),仲裁人员所耗费的时间成本即是治理成本,而仲裁的公正性与成本正相关:参与人数越多,人们会认为仲裁越具公信力,但每个人因此浪费的时间及其对应的合理报酬(仲裁的成本)也就就越大。

 


作者:舒国柱,从事数字货币/经济模型理论研究,微信wahahaha015,如有经济模型/激励机制设计问题,欢迎联系一起讨论!


 

阅读更多 登录后自动展开

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