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说区块链的本质:可创造不依赖特定中心确权的数据。
著名剧作家萧伯纳说过一段话:如果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彼此交换,我们每个人仍只有一个苹果;如果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彼此交换,我们每个人都有了两种思想。
如果我们用数据代替其中的思想,这段话就很好地显示出了数据与实物的区别。实物的复制极难,而数据的复制几乎零成本。
我们来看看互联网。
互联网的出现,解决了数据的传输问题,数据可以低成本地从地球一端传输到另一端。但它没有解决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无法确定数据的所有权。因为数据可以轻易地复制粘贴,而互联网并没有完整地记录这个复制粘贴和传播的过程,所以很难确定一个数据是谁的。我们现在已经进入大数据时代,数据就是这个时代的石油,数据不能确权,就相当于石油不能确权,可想而知这个问题有多严重。
区块链的出现,完美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在区块链账本上,清楚地记录了每个数据的流转,这样,这些数据是谁的,就一目了然。在区块链世界,你有一个数据,我有一个数据,彼此交换,不好意思,咱们各自仍只有一个数据。
数据可确权,我们便能赋予数据“价值”的意义。什么意思?
假如数据不能确权,那么我转一个数据给A,我和A都拥有这个数据。但是,如果我将1万块转给A,我这实实在在少了1万块,而A实实在在多了1万块。在这里,货币代表价值。看得出,不可确权的数据和价值是无法匹配的。
在传统互联网,为了能将价值映射成数据,依靠了一个中心化的公司,比如支付宝。大家在支付宝内转账,相信支付宝这个中心能正确的记录所有交易过程,从而确定每一分钱的所有权。但这个方案有很大的弊端:首先,就是我们上面说的,这些中心可能作恶或者崩溃,历史上政府、银行、公司作恶和垮台的例子不在少数;其次,这些中心让互联网孤岛化,支付宝和微信不能互转,极大地限制了价值的流通。
区块链的出现,它创造的不依赖特定中心确权的数据,才真正让价值可以无边界地自由安全地流通,所以说互联网实现了数据的传输,而区块链实现了价值的传输。比如比特币,它作为比特币系统的原发数据,本来只是一串数据,但因为它的来龙去脉异常清晰,就慢慢有人把价值映射到它身上,这么做的人多了,它的价值也就越大。
至于映射的价值是什么呢?有部分应该是原来法币的价值,有部分可能是比特币带来的新生态所自含的价值,虽然这价值我们还认识得不够清楚。
另外,因为数据可确权,只要解决好上链时的真实性,链下的资产也可以映射到链上了。虽然这是一条很艰难的道路,但不妨畅想一下。
除了货币,房产、股票、版权、个人隐私、个人贡献等等这些东西都需要确权,甚至可以说,每个行业都有需要确权的东西,所以,数据的确权问题解决后,这些都可以映射成数据。
一切映射成数据后,便可以对一切进行编程,可自动执行的智能合约将带我们走进可编程社会。未来,所有的行业都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所以,区块链是一场互联网级别,而且还不止的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