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ston
渡鸦区块链专栏记者
人物简介
马小峰 荷兰莱顿大学博士,10年德国留学与工作经验,研究方向为金融科技&区块链。工信部区块链专家,同济大学大数据与网络安全研究中心 常务副主任&博导,苏州同济金融科技研究院院长,巴黎商学院博导、工信部电标院区块链标准专家评审组组长。
2013IEEE国际技术管理大会(荷兰海牙)大会联合主席&2014欧洲IEEE技术管理大会联合主席。作为高校代表参与了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早期研发计划;“苏州.同济“自主链研发联盟负责人;主持研发了 “中国银联-同济区块链测评标准体系”及10多项区块链技术应用项目,例如贵州正式推广使用的”基于区块链的精准扶贫”,“基于区块链的供应链金融” ,“基于区块链的信用校园”及“基于区块链的全民阅读”等;发起成立了“上海区块链创新沙箱”和“上海丰钛沙龙”;上海区块链创新沙箱包括同济大学、上海国际金融学院、人民大学、中国外汇交易中心、上海银行、欧冶金融(宝武钢铁集团)、海南航空、蚂蚁云金融、万达网络科技、电子商务与电子支付国家工程实验室(中国银联)、钱包金服和上海市云计算创新基地等。
马小峰与区块链技术的接触源于2013年同济大学成立的全国高校第一个金融科技实验室,开始研究信息技术驱动的新金融创新模式和创新机理。
“当时从信用的角度切入研究,在做大数据征信项目的时候发现区块链这项技术可以克服大数据征信过程中基于历史数据,以及数据源是否可靠及完整的问题,运用区块链技术可以保证数据的点对点实时同步以及真实可信。”马小峰说,当时实验室给出的定义,区块链是征信3.0。最初的征信1.0版本是基于传统的金融交易信息,比如房贷、车贷和信用卡等。大数据征信是2.0,在1.0的基础上补充了大量的行为数据,但缺陷在于大数据本身存在的完整真实性。而以区块链为代表的3.0版本从技术上解决了这些问题。
苏州同济金融科技研究院院长 马小峰
随后,同济大学自2015年开始研发了超过十项应用技术,针对国家战略和重点关注项目,完成了包括精准扶贫、信用社会、全民阅读、交通区块链、医疗区块链等这些领域的应用创新。并发起成立了上海创新沙箱、丰钛沙龙;研究院也推出了国内第一家区块链测评,8月份即将开始第一个64课时“教练式“人才培训项目,同时正在进行研发由社区联盟发起的企业级区块链底层技术。
“通过这些年的研究和实践,我一直在强调,区块链是一种“社会“技术,它必然会解决一些社会与行业问题。它是一种新型的基础设施,例如现有的道路交通是基础设施1.0。2.0是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高速,3.0可以预测是以区块链为主的价值高速公路。”在马小峰看来,这种新型的价值网络可以改变现有的商业逻辑。
它独有的分布式信任机制打破传统中心化社会运行模式,实现无中介的价值流动,可以构建一个能够改变商业交易和互动的价值网络。无论是行业还是在消费服务、政务、公共服务上区块链都可能带来颠覆性的改变,这是一种可预见的趋势。
从目前的状况来看,以金融科技为代表的领域开始,区块链技术应用已经开始衍生到数字资产交易、供应链管理、人工智能等多个领域。“我个人非常看好区块链技术,期待这项技术对助推社会发展产生的巨大影响力。”
谈到对区块链技术发展的预期,马小峰认为目前区块链的应用还远远谈不上普及,距离出现一个广泛的社会化区块链应用还需要时间。市场上出现的产品大多是某些企业小规模的场景应用,这些项目整体的行业影响力还是比较弱。区块链行业亟待出现突破性应用,把整个行业往前推一步。
区块链这种新兴技术,可以参考创新采用曲线。一项新技术的扩展和社会化应用主要经历创新、早期应用者、应用人群、后期采用、迟缓使用几个阶段。而区块链正处于能否跨过创新裂谷的阶段。比如回顾互联网的历史,从1994年开始从发布新闻和发送邮件这种应用开始逐步到现在衍生出的与互联网相关的共享经济、移动互联、社交网络等。可以简单地从时间曲线上看,2000年开始后的每两三年都会有一种新的模式出现。
“所以现在很难具体看清或者预测五年十年之后的区块链应用会在哪些方向上爆发,但可以确认的是这项技术可以为我们的产业升级乃至日常生活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想要迎接这些,最好的应对还是在具体应用开发中锤炼技术。随着技术的不断逐渐完善,区块链也会渗透到我们生活中去,是如同毛细血管般的存在。除此之外,区块链与其它技术的结合也值得期待,比如物联网、大数据以及人工智能等等。这种强强联合会迸发出想象以上的巨大活力,使得人类真正实现互联、数字资产的时代。“马小峰说到。
在比较看好的区块链创业方向上,马小峰提到对于区块链的创业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已经拥有产业充分资源,在to B端试图改变企业格局,对现有的版图进行优化和改进;另外一类是to C端的分布式商业创新,把握住区块链产生的新应用点,创造完全新的商业机会。这个部分也会出现两种类型的创业,一类是技术上创新,一些极客做这方面的开发。第二类是应用场景的新发现。如同现在市场的滴滴、饿了吗、摩拜等互联网应用创新就是开发出原来不存在的领域。马小峰鼓励更多的年轻人进入这个新兴的行业,投身于此发挥创意,探索未知的领域开启新的机会。
同时作为苏州同济金融科技研究院院长的马小峰介绍到,苏州同济金融科技研究院主要在做的核心业务有自主链开发社区、核心技术与标杆性应用研发、测评以及人才培养等。为了助推行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在项目的选择上主要支持国家重大战略、重点行业需求的应用。支持实体经济,普惠金融体系,扶持小微创新创业企业、“三农”和偏远地区,推进金融精准扶贫,鼓励发展绿色金融。
谈到未来对区块链技术在学校内的学习和培训推广上的计划,马小峰说:“区块链作为一项新兴技术,在应用和普及之路上面临两个方面的制约,技术和应用层面。就技术层面而言,要解决很多基础设施的问题,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人才问题。”
金融时报发文显示,在领英上,仅七月上半月就新增1000+区块链相关就业岗位。如今区块链技术人才在市场上处于稀缺状态,建设基础设施、主动完善理论体系并应用到实际过程的精英一将难求。当前,在人才储备上,中国的高等教育体制内还没出现相关专业。我们可以预料,未来随着金融科技的进一步发展,体制内学校可能会出现以金融科技大类的专业。
同济大学对金融科技领域的研究在各大高校中还是较为领先的,成立了第一个以学生为主的金融科技俱乐部,俱乐部学生可以对接企业,从实战应用角度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然而要等到真正的专业设置变化需要时间。而整个行业不能等待,因此体制外的培训也是有必要。面对如此现状,研究院希望发挥自身资源,推出“教练式”实战培训,培养区块链领域精英,助推区块链领域健康可持续发展。
ICO是在今年上半年进行得如火如荼,甚至有些盲目,而近日市场慢慢呈现自我冷却的状态。马小峰认为,区块链是社会技术,社会发展与技术应用并行发展。区块链技术底层平台不断在完善,行业应用如同雨后春笋不断出现。在研究院推出中国第一个测评服务之后,就有众多企业前来寻求帮助,证明行业正在逐步发展中。
“随着ico现象的火热,对ico监管的呼声也是原来越高。我们认为随着监管加强、具体条例颁布,行业会逐步进入理性发展的阶段,更深度与行业、民生、社会治理等相结合,挤破泡沫,发挥出区块链的真正价值。研究院一直希望推动行业理性健康发展,一直静心致力于核心自主链开发社区、测评、行业标杆性应用的业务。”马小峰说。
这几天,中国证券市场及自然语言领域泰斗级人物白硕老师出来创业的文章在圈内热传。对于创业这件事以及对自己今后的定位,马小峰说自己目前没有自主创业的想法,还是希望能继续在学术层面为大家服务,研究院定位在为行业打造服务和支撑性的平台,是中立的学术研究机构。
马小峰在国内外都有丰富的项目主持和教学经验,对于国内外区块链技术的发展,他觉得区块链技术早期还是由国外社区发起,必须承认国外在技术先发上的优势。但是实际上国内潜在区块链应用场景更多、更复杂。作为一个社会技术,只有真正应用实践方得真知。国内占据场景优势,随着投入的资金和人才越来越多,极大可能完成弯道超车。将来区块链技术发展可能存在两个高地,分别为中国和美国。
而苏州同济金融科技研究院之所以成立其愿景也是希望为区块链技术在国内的发展提供了支持和助推力。苏州同济金融科技研究院是同济大学与苏州政府联手打造,提供区块链技术研发、测评,培训以及产业孵化等综合性服务平台。依托同济大学人才,研发和品牌优势,并结合苏州的区域经济与产业优势,建设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内领先的金融科技研究院,助力苏州高铁新城成为国内领先金融科技-区块链产业聚集高地。
马小峰介绍说,研究院的测评服务上得到工信部,中国银联等机构支持,正在与多家国家相关权威主管部门沟通合作中。研发服务上,研究院提供不仅相关的底层核心技术的研发也包括应用核心技术研发与方案研发。在创新创业企业孵化服务中,为了保证项目孵化的效果和质量,入驻企业需经过专委会的评估,方可进入。研究院将提供自主链、技术研发、测评、人才培养等服务,除以上核心服务外,研究院还提供场地以及辅助资金对接。
研究院推出的培训项目在8月即将开始,最突出的特色是64课时系统性“教练式”实战式。学员将从区块链的技术原理、行业现状、发展前景开始,实践性学习以太坊和超级账本关键技术,掌握若干行业应用场景的开发实例。进行国内区块链企业参访,最后实现由导师带领从底层技术平台的搭建到底层架构部署的实战操作。研究院后续也将推出针对不同人群的区块链相关培训。
(点击蓝字查看更多项目)
底层技术:
项目应用:
加入渡鸦
(全职记者∕实习生):cx@jqblockchain.com